家人们,瞅瞅2025年这汽车市场,竞争激烈得不行。可日产轩逸倒好,居然每个月还能卖出去3万台!这台号称“国民家轿”的车,到底是真的好得没话说,还是已经跟不上时代啦?我呢,既是开了3年轩逸的车主,也算汽车行业的老油条了。今天咱就实实在在地分析分析,轩逸身上那些让人又喜欢又讨厌的五个矛盾点!
矛盾一:省油王VS动力弱鸡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?
其实吧,轩逸这HR16发动机啊,那省油是真省油。我实测了一下,综合油耗也就5.8L/100km,再看看同级别那些国产车,普遍都得6.5L往上。就这油耗,加满一箱油跑个750公里轻轻松松,跑得多了,加油站的小哥都能跟你混个脸熟。
不过呢,省油也是有代价的。这发动机动力输出就126马力,你要是在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和比亚迪秦PLUS DM - i比,人家能把你甩出两个车身的距离。要是在高速上想超个车,你得提前200米就开始琢磨。
所以啊,我觉得这轩逸比较适合城市里上班通勤的朋友,还有那些每天跑的里程在200公里以内的网约车司机。但要是你住在山区,或者经常跑高速,那我劝你还是别选它了。就说那上坡得关空调的事儿,可真不是开玩笑啊。
矛盾二:大沙发舒适性VS配置抠门,舒适≠享受?
轩逸这座椅的填充物是真软乎,要是就开个短程,同价位的德系车跟它比起来,那真是差远了。
但都2025年了啊,这轩逸的低配车还在用手动调节座椅,音响也就四个喇叭。那主驾电动调节,只有高配车才有,而且要卖到14万呢,比国产车贵了2万!
更让人闹心的是它的NVH控制(就是隔音啥的)。车子开到时速80km/h的时候,胎噪能达到65分贝,比吉利星瑞都高了8%。人家日产在北美卖的轩逸,主动降噪都是标配,到咱国内呢,连隔音棉的厚度都给减了。
加拿大28我算是看明白了,日产把座椅弄这么软,就是想让咱忽略这车其他方面的毛病!
矛盾三:保值神话VS减配争议,信仰还值多少钱?
3年前轩逸的保值率那可是高达70%,在二手车市场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。可到了2025年,直接跌到了55%,再看看人家卡罗拉双擎,还稳稳保持在65%呢。
为啥会这样呢?原因其实挺现实的。这轩逸啊,减配得太厉害了。后防撞梁直接换成泡沫填充了;车机系统跟2019年的水平差不多,用CarPlay连接的成功率也就80%;更离谱的是,全系都取消了雾灯,下雨天开车那风险可就大多了。

现在二手车商收轩逸的时候,都得压价1万。他们还说:“现在年轻人宁愿去买二手的国产电车,这轩逸啊,也就网约车公司愿意接手了!”
矛盾四:维修便宜VS技术老旧,省心=落后?
轩逸这1.6L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的组合,维修起来是真便宜。小保养用半合成机油的话,就328块钱;换变速箱油也就1200块,而且10万公里才换一次。
不过呢,这技术啊,感觉还停留在2010年。它没有缸内直喷技术,发动机积碳特别严重,隔段时间就得清洗。还有那个CVT变速箱,有冷保护问题,在北方的冬天,刚启动那前5分钟,车就光嗷嗷响不走道。
有个修车的老师傅跟我说:“这轩逸啊,就跟以前的诺基亚手机似的,特别耐用,但是也没啥新鲜玩意儿。”
轩逸像一碗白粥——没惊喜但能管饱。在新能源浪潮下,它或许不再是年轻人的首选,但依然是保守派的安全牌。你会为这份“平庸的可靠”买单吗?评论区见真章!